記者 陳瑩瑩
近期,有關“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分析人士認為,做厚家底、彌補養老金缺口勢在必行,但不必舍“近”求“遠”。延遲退休年齡需要付出相當的經濟、社會成本,相比之下,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加快養老金投資運營更可行。
大多數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在65歲左右,如果參照國際經驗,我國彌補養老金缺口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適當延遲退休年齡。有測算認為,我國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養老統籌基金可增長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200億元。但是,中國有自己的國情特點,人口眾多、就業壓力大、女性就業比例高等,延遲退休年齡將不得不面對較大的經濟、社會成本。況且長期而言,“未富先老”時代最終還須面對人口結構老齡化、養老金缺口不斷擴大的問題,畢竟退休年齡不可能無限制地延遲。
養老金一味“節流”只能“治標”,唯有不斷“開源”才能“治本”。當前我國養老金體系的主要癥結不是延遲退休幾年,而是市場化投資水平遠遠不夠,“治本”之策應是在安全的前提下,積極穩健開展養老金投資,更多投資固定收益及其他投資品,這是其他多數國家實踐證明的可行之道。
根據人社部最新公布的《201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1年末,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9497億元。由于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90%都只是存在銀行,最近十年的年均投資收益率不足2%,低于年均通脹率。隨著養老金的資金規模不斷擴大,即使其投資運營收益率只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增加200億元投資收益應該不是難事。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可由權威部門測算并盡快公布我國養老金的缺口到底有多大。目前,政府、學界等各方測算口徑不統一,或直接影響養老金的投資運營策略和目標。另外,需要盡快厘清目前各地單位和個人的養老金賬戶空轉數字到底有多大。養老金賬戶空轉導致本應投資增值的養老金被迫現期支付。此外,應盡快摸清各地社保賬戶的真實家底,嚴防挪用虧空等現象發生。
同時,應盡快出臺養老金投資運營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養老金的投資資產類別、投資比例、限制等。此前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經國務院批準,受廣東省政府委托,投資運營廣東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1000億元。廣東方面稱,可保證此筆投資只賺不虧、旱澇保收。此舉在全國尚屬首次,而不少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將有多省市效仿此舉并大力推進地方養老金的投資運營。據了解,當前多省市正積極探索養老金市場化投資運營,但由于相關的養老金投資運營管理辦法尚未出臺,各地不敢貿然嘗試運作。值得指出的是,投資運營須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展開,主要投資對象應是固定收益類產品。
此外,研究設立專業的養老金投資運營部門。此前我國的養老金投資運營已經在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企業年金等領域有較成功的嘗試和運作經驗,而今后養老金投資運營到底是委托基金管理人還是新成立一個專業的投資運營部門,亟待明確。
未來的養老金投資運營應加強監督管理,并制定安全的投資框架、明確相關的責任義務。尤其是地方養老金委托投資監督需緊緊跟上。一是明確誰來監督,且應及時公布養老金投資后的具體情況,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權;二是明確怎么監督,重點應放在對各種投資方式及投資工具的比例、最低投資收益率的控制上,立足于保證資金的安全。
潤滑設備 |